师范之光|王新德:援藏支教 一生无悔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时间:2018-09-29 11:07

  【人物名片】

  王新德,龙岩市武平县十方中学一级教师,2017年8月,为响应“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的号召,志愿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支教。在支教期间,他克服困难,真情融入当地教育事业,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好评,被评为昌都市教育(体育)局2017-2018学年度“优秀援藏教师”。

“援藏是一种锤炼,也是一种财富。”

  ——王新德

  毅然赴藏  缺氧不缺精神
  2017年,第二批福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援助任务下达时,王新德刚痛失父亲不久,家中的孩子尚在襁褓中,但这没有阻挡他前行的步伐。他秉持着对教育的热忱,踏上了援藏支教的道路。
  当年8月王新德随团奔赴西藏,一下飞机,高原反应便席卷而来。8月的邦达机场气温只有五六度,让人瑟瑟发抖,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到头晕、想呕吐,有些人甚至嘴唇发紫,呼吸非常急促。这是西藏恶劣环境给这群心怀热血的老师们初次下马威。初到西藏,王老师入睡时常常因为缺氧醒来,不得不大口地呼吸喘气。

王新德与学生合影

  更让王老师感到不适应的是这里薄弱的教育基础。来到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的第一节课,王老师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结果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全英文的片段。西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已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如今又要增加学习一门外语,对这些孩子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此,王新德决定采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教材,教一些简单的单词、短语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利用新概念英语,从字母、音标教起,从简单的英语小故事读起,从简单句的翻译、简单的语法练起。为了提升学习兴趣,他还教孩子们唱英语歌曲,让他们看英文电影,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渐渐地,孩子们对英语有了兴趣和基础,成绩虽然还不理想,但已有明显进步。王老师采用的英语衔接教学方式,现在已经成为该校英语老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

王新德老师指导教师

  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创建时间较晚,学校老师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很多教师甚至还没有教师从业资格,教学经验十分缺乏。整个学校还没人做过课题研究,甚至不知道“课题”是怎么一回事。王老师想到了以师徒结对子的方式,帮扶年轻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王新德和本校程娜老师结成师徒对子,平时一起备课、磨课、互相听课、评课。让人欣慰的是,半年后在王新德精心指导下,程娜老师参加昌都市高中年轻教师技能大赛一举获得高中英语组一等奖,并推选参加西藏自治区教师技能大赛,又获得二等奖。这样的好成绩在学校史无前例。
  真情融入  用爱浇灌希望
  王新德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资助经济有困难的藏族学生。他与学生达吉结成帮扶对子,在课后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个月还固定补助他200元生活费,并把关心融入生活的细节中。

王新德老师和学生达吉合影

  王新德每个学期还会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捐出500元人民币用于筹措学校扶贫经费。在平时,遇到生病学生或困难老师义捐活动时,他也积极响应。由于援藏成绩突出,2018年7月,他收获了年度“优秀援藏教师”“援藏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王新德虽已回到武平,但心里早已结下了一种难以忘怀的西藏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援藏是一种锤炼,让他人生精彩,援藏也是一种财富,让他终身受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