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旭晴:让校园每个角落充满阳光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时间:2021-09-10 21:22

  人物名片

  曾旭晴,女,1969年12月出生,泉州市实验小学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坚守一线语文教学34年,主持全国、省、市级课题10个,发表论文近40篇。所在学校办学成效显著,阳光教育形成特色,获全国第一届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推动办学成果辐射全国,近5年国内外同行到校跟岗交流127场,开设讲座98场,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推广“阳光教育” 用爱呵护每个梦想

  走进泉州市实验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人”字雕塑,“人”字立在一本翻开的“书”上,顶部雕刻着一个时钟,时钟时间是早上八点。“时间指向8点,寓指学生们就像早晨8点钟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曾旭晴说,底下那本翻开的书,蕴含着无穷的知识,代表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书上站立的“人”,代表着学生沐浴在“和谐、阳光”的校园里,今天是阳光的实小人,长大成长为社会有用之人,成为卓然而立的“大写”之人。

泉州实小的“人”字雕塑

  “我们要培养的是卓然而立的阳光少年,要让阳光照耀校园的每个角落。教育就应该像阳光一样,给孩子们以温暖和力量,让他们有能力精彩绽放。” 2011年,曾旭晴就任泉州市实验小学校长后,带领团队矢志创新,积极探索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提出了“阳光教育”办学思想。缔造“阳光校园”,构建“阳光课程”,实施“阳光评价”,开展“阳光心育”,推行“阳光校务”……多年来,泉州市实验小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倾力打造阳光教育办学特色,关注每一个生命的个性需求,为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

  曾旭晴介绍道:“阳光教育,和学校‘以师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这既是传承,也是创新。”

学生在红领巾种植园浇花

  发挥专业优势 带领团队精益求精

  1987年,18岁的她从泉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了三尺讲台,曾旭晴用默默地努力和逐渐形成的“严谨扎实、灵动开放”的教学风格,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就任泉州实小分管教研的副校长后,曾旭晴和全校教师一道做课题,不断推进教学和现代技术的融合,通过构建校本科研、教研沙龙、网络论坛、学科工作室等八大校本研修阵地,不断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全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科研硕果累累的曾旭晴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她非常关心青年教师成长,经常与老师一起开展教学研究。虽然工作事务多,但只要老师上研讨课,不管哪个学科,她总是尽量挤出时间前往听课,并针对执教情况提出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指导。

  从教33年来,曾旭晴执教的优质课、观摩课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20多项研究成果获全国、省、市级表彰,指导教师30多人次参加业务比赛获得全国、省、市级奖项。在曾旭晴及团队的努力下,近3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第一届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30多项全国、省级荣誉。

孩子们总爱围着曾老师学知识

  促进合作开放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作为泉州教育行业的“领军人”,曾旭晴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构建开放的办学模式,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2009年,她主动到农村学校——南安丰州中心小学支教,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组建泉州市首个办学共同体,与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南安丰州中心小学等十所城乡学校“捆绑发展”、互赢共进。近5年,开展联研共建活动100多场次;与泉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体教结合”研究,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创办“泉州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以一校两区的办学模式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好学。

  “成员校不断扩大,至今已有20多所,遍布香港、新疆等地。成员校之间在学校德育、班队活动等方面互相学习,资源共享。”曾旭晴说,“学校与办学共同体成员校密切合作,在教学常规管理、师资互派、教学质量评价捆绑、课题研究等方面相互沟通交流,互相促进。”

  学校还开放了绿色网吧、交换书屋、舞蹈厅、乒乓球馆、羽毛球馆、运动场等,为本校以及校外社区的学生提供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平台,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阵地和支持。“学校是社区教育服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曾旭晴表示,“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社区互动、实现“双赢”为出发点,探索“学校引领、社区联动”的文明校园创建新模式,进一步密切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搭建起学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平台。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