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教育的真情再出发
来源:福建日报 永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郑晓英 时间:2020-08-14 08:20
  近年来,老工业城市也是山区的永安,为推进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定了个目标: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山区的“孟母”们不必为了子女上学而“三迁”。为此,永安市从夯实基础着手,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突出“三优”,使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名师名校长数量和基础教育质量已跃居三明市前列,2019年高考文科、2020年高考理科全省第一名都花落永安。
  “三优”是坚持“优先”抓教育。教育改革发展被列为全市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为补学位短板,每年投入教育基建项目都在1亿元以上;坚持教育补短板和城市规划建设联动发展,在建和规划新建19个教育补短板应急建设项目,投入资金6.1亿元;按照“全覆盖、零门槛、零择校”要求,学前教育学位全部面向适龄儿童“摇号”入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严格执行划片招生,每年近65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按照“就近入学”原则,通过电脑派位全部就读于公办学校,享受“永安新市民待遇”。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成立了第一个省级教育信息化“网络名师工作室”,2个“教育信息化名师工作室”,1个涵盖全部农村学校的“同步课堂”协作团队,1个“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团队,省市各级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小组共33个,每年组织两次以上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
  “三优”是追求“优质”抓改革。结合本地实际推行实施三明市总校制办学改革以及教师进城考聘改革、学前教育招生改革。为了满足群众对好学校、好班级、好教师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和需求,永安市全面推动教育转型升级,培育“一校一品”特色,创新“名校带新校分校”等六种管理模式,即巴小与巴小分校“名校带新校分校”、三中“一校两部管理”、一中与一附“初高中衔接一体化”、六中与四中“强校带弱校”、北塔学校与上坪小学及一附与罗坊学校“委托管理”,高站位谋划“四位一体”品位教育,以生有品学、师有品格、校有品牌、家有品育、业有品质的“五品”教育为抓手,推动特色办学,现拥有22所国家级和21所省级特色校示范校,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三优”是体现“优厚”抓激励。强化业务能力和教学业绩导向,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不一样,以考评指挥棒激励教师融入“名师培育工程”,踊跃创新创优。为提振教师队伍精气神,永安市建立了高级人才关爱激励机制,将特级教师列为市人才管理;对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劳模、优秀教师、班主任的职称实行直聘;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在购买首套房时给予15万元的购房补助;每年财政给予约23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名师名校长考评奖励。通过追加绩效工资方式每年投入资金1137万元实施“1+4”正向激励机制,落实名师名校长、班主任、培优补差、教学质量正向激励。完善进城考聘机制,今年起,改革为以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为导向的进城遴选制,目的在激活教师注重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实绩。建立嘉奖记功激励机制,记功奖励优秀教师和团队。每年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5%拨补资金用于教师各类培训,组织学科带头人到上海、南京等地名校访学。目前,永安市获评省学科带头人、名师数量在三明全市占比分别为35.2%、22.2%,位居第一。
  城乡教学质量差距逐步缩小,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均衡优质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逐年上升,也增强激发了我们办好山区教育的信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办好山区教育是个民生大课题,更是助力山区经济振兴的智力支撑,所以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投入,带着对教育的真心真情再出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