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育系统多措并举抓好疫情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时间:2021-09-25 11:33

教师在核酸采样现场协助信息录入

  “上午从学校做完核酸检测回来,下午就开始在家上网课。”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她这几天在家里上网课非常顺利。这是厦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抓好校园疫情防控的一个侧影。
  面对最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厦门市教育系统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抓好疫情防控,收到成效。
快速启动线上教学与数据报送
  9月14日,厦门宣布全市中小学校停止在校上课后,当日下午,各学校启动了线上教学。厦门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厦门数字学校等平台,提供6000多节高考微课程、2万节其他学段优秀微课程。
  同样于当日,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对各校线上教学方案、平台选择、作业总量、优选内容、控制难度、规范操作、评价反馈、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指导学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编排各学科、各年级课程计划。
  为及时掌握并报送全市师生发热、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城市旅居史人数统计等数据,厦门市教育局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应急信息工作专班”,快速完善“厦门i教育师生健康申报系统”数据平台功能;培训29所在厦高校和中职学校数据报送员,协助市教育局组建覆盖全市1428所学校的防疫数据报送系统,形成快速、准确的数据报送体系。
迅速跟上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我们学校有50多名学生居家或酒店隔离,学校对每个人都进行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厦门市华侨中学心理教师吴菲菲告诉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该校德育处组织教师第一时间行动,对被隔离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
  疫情发生后,厦门市教育局迅速印发了《做好被隔离学生关爱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落实被隔离学生的关爱帮扶工作;相关教师要经常开展与隔离学生的线上谈心谈话活动,准确了解学生思想心理情况及学习、思想上的困难;对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安排教师进行“一对一”线上辅导;对情绪起伏较大的,安排心理教师分层分类进行心理疏导。
  此外,厦门市教育局还利用家长微信群和班级群,广泛宣传“厦门市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网”等心理援助渠道,引导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积极利用心理援助资源进行心理疏导。
  厦门市教科院推出16节“空中名师课堂”、8节“家安心安”系列家庭教育“空中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利用心理援助资源进行心理疏导。
4万名教师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
  “我通常是上午来做志愿者,下午回家给学生上网课,晚上改作业。”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初二教师林峰说。海滨城市厦门气温高,湿度大,记者看到5名教师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面罩、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装”配合医务工作者,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一一录入数据。因为出汗太多,他们每个人的防护服几乎都和身体贴在一起。
  “我们学校的310多名教职工,除了有特殊情况外,九成都成为抗疫志愿者。”大同中学校长邱伟坚介绍,除了在本校的核酸检测点工作,很多教师还参与了社区的疫情防控。
  厦门市同安区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疫情发生后,同安区争分夺秒,1小时内火速集结240名教师。在接受核酸检测培训和村居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后,他们立即奔赴各个核酸检测点和村居,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学区有4个小学被确定为核酸检测点,这些检测点的录入人员、引导人员,都以我们教师为主。”厦门市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校长邵永红介绍,学校除了被隔离和身体不便的教师外,所有教职工都参与了协助防疫。
  随着全员核酸检测的启动,各区教师积极投身所在辖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完成市民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和现场维持秩序等任务。教师们在核酸检测队伍中进行引导和讲解,测量体温,帮助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扫码登记,受到居民好评。
  据了解,目前厦门已有257所学校成为临时核酸检测点,4万多名教师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和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大多数教师还有网课任务。他们穿上防护服、红马甲,奋战在防疫一线;回到家里,他们迅速调整状态变身“主播”,开展线上教学。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