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相关链接
福建在这场全国思政教育专题会议上介绍典型经验_ 教育厅_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在这场全国思政教育专题会议上介绍典型经验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时间:2021-03-24 15:36 浏览量:1439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3月22日,教育部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座谈会。会上,8家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作了交流发言。

  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林和平委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王建南以“推动《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实践探索”为主题,在大会上介绍了我省的经验。

  近年来,省委教育工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挖掘《习近平在福建》等采访实录的丰厚育人价值,扎实推动采访实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和实践要求,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一、创优体制机制,优化“三进”工作布局。将推进采访实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推动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一是领导抓、抓领导。省委常委会和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采访实录“三进”工作。省委出台《关于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行动方案》,系统谋划采访实录“三进”的实施意见。2019年底以来,省委、省政府班子成员进高校为青年学生作采访实录导学报告26场次,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宣讲采访实录600余场次。二是重点抓、抓重点。省委教育工委实施学校思政课建设“一攻坚四创优”行动,从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方面出台20条举措,推动高校普遍按不高于年人均绩效工资总量2.5%的标准落实教学补贴,配齐优化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省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三是系统抓、抓系统。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将采访实录“三全育人”工作实效纳入学校党建、办学质量和教学评价等考评体系,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中予以倾斜。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二、创优教材内容,夯实“三进”工作根基。把采访实录有机融入教材,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一是研究阐释夯基础。设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20个、研究基地13个、重点课题166项,设立120项课程思政教改精品项目。组织专家深入福州、厦门、宁德等地档案馆、图书馆和闽江学院等校史馆,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有关馆藏资料进行系统性搜集、专题化整理,挖掘采访实录的学理基础。二是编写读本抓引导。组织专家编写《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大学、高中、初中、小学版辅导读本,对采访实录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形成的创新理念和优良作风进行梳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追寻领袖成长足迹,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伟力。三是课程设置求创新。推动福建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福州大学等高校开设“系列采访实录精读精讲”等选修课、专题课近百门,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福建红色资源,编写出版了《福建红色文化实践教程》《福建红色文化读本》(大中小学版)系列丛书,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

  《福建红色文化读本》(大中小学版)

  三、创优课堂教学,把握“三进”工作关键。着力推动采访实录融入课堂教学主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校课堂中鲜活起来。一是集备教研。组织高校分课程分专题开展采访实录集体备课。“原理”课突出采访实录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的主题,“概论”课突出采访实录与党的创新理论的逻辑关系和理论传承,“基础”课突出采访实录对启迪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纲要”课突出采访实录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建的萌发孕育。二是深化教改。围绕推进思政课教法创优行动,统筹推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分批分次分课程举办教学观摩和示范课巡讲活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遴选推广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专题式等创新教学方法,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的故事讲生动、讲透彻。三是打造金课。以系列采访实录为主题,组织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专家分课程确定教学指南,遴选建设100堂高校思政精品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教案、好课堂,将系列采访实录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的鲜活教材。

  高校师生开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主题社会实践

  四、创优实践体悟,激活“三进”工作途径。着力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思践悟采访实录。一是融入实践教学。将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福鼎市赤溪村等100多个点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4000多名师生深入福州、厦门、宁德等地开展“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主题社会实践。二是嵌入社团活动。将采访实录作为高校“青马工程”学员必修教材和必考内容,推动广大青马学员深读精研采访实录。发挥120个省级大学生理论读书社示范作用,组织开展采访实录读书会、分享会。三是渗入校园文化。立项资助学生以采访实录涉及的人与事为原型,创作舞台剧、舞蹈、文学、微电影、动漫图解等作品。建好用好省高校网络思政“一网四端”,建成2.5万道采访实录题库,引导学生上线答题1亿多道。连续5年将采访实录相关内容列入全省高校大学生“一‘马’当先”知识竞赛,年参与学生达20余万。我省在“网上重走长征路”暨“四史”教育中答题积分全国第一。

  第五季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现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