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连续多年面向全省征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案例,并汇编成册印刷出版,促进各地相互交流借鉴。“福建教育微言”推出“教育督导优秀案例”专栏,对部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优秀工作案例予以刊发,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激发责任督学创新争优活力,提升全省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质量与水平。
如何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一次跟进式的挂牌督导思考
【案例描述】
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之后,劳动教育的实践开始得到广泛关注。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劳动教育正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然而,尽管新课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推行,劳动教育的实施仍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本文以所挂牌的一所学校的劳动教育为例,探讨如何让“劳动”真正成为一种“教育”。
2022年秋季,所挂牌督导的学校开始重视劳动教育的实践。学校在劳动教育专项督导的推动下,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一块微农场和手工作坊。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在座谈走访中,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反映了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劳动教育师资,劳动课形式主义较严重,其他课程任务重,兼职教师难以保证劳动课的质量,家庭劳动作业难以落实,学生对劳动缺乏兴趣等。如学校布置的劳动家庭作业,更多的是留存资料应付检查,有“劳动”无“教育”。如何让“劳动”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学校采取了跟进式的实地督导方式,与学校领导、教导、德育部门、教师、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实践和探索,不断改进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对该校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整合家校和社会资源,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的实施策略。这些劳动教育策略推动该学校劳动教育往实处、深处发展,学校劳动课程实施落地,课程体系丰富多彩,劳动资源配置完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动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案例分析】
当前,许多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往往只注重将学生带到劳动现场,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这种简单粗糙的做法无法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针对有劳动无教育现象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寻找对策,让“劳动”真正成为一种“教育”。
1.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念,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
2.坚持劳动教育实践性,整合家校社劳动资源。
3.打破形式主义,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
在跟进式实地督导的过程中,责任督学纠正了实践中的偏颇之处,帮助学校根据清单对学生的劳动过程表现及实际成效进行信息采集和评估形成评价建议。这些措施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正确认识和有效建立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根据学段与类型实际对开展符合教育规律的劳动教育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案例反思】
本案例中责任督学通过跟进式实地督导的方式探讨了如何让“劳动”真正成为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责任督学采取跟进式实地督导,摸清现状、看准问题、抓实对策,并落实到到“督”与“导”的行动中,充分说明了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需要解决,而责任督学采取跟进式实地督导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
1.以教育政策为准则,把握督导尺度
督学行使的督导职能具有专业性、行政性以及法定性。督学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根据教育政策、文件精神与现实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做到“讲政治、懂教育、敢担当”,成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吹哨人”,进一步推动教育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确保督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以聚焦问题为导向,落实督导精度
在教育督导中,督学要对标聚焦问题进行跟踪式督导,对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真抓实督。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如何让“劳动”成为“劳动教育”?劳动课是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有哪些困难?督学要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理论结合实践提出精准的指导性意见。
三、以创新方式为手段,提升督导效度
一般的督导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而跟进式督导要向两端延伸,包括相关政策的学习—发现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建议—参与改进— 指导跟进—产生新问题—提出建议等,跟进式实地督导应该作为督导的一种重要形式。此次劳动教育督导,督学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连续跟踪与跟进指导。有督导跟进的研究意识,便可以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汲取的教训,提升督导工作的质量与效益。所以责任督学的跟进式实地督导有助于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跟进式实地督导能够及时纠正实践中的偏颇之处,帮助学校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跟进式实地督导还能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
【专家点评】
该案例描述了如何通过跟进式实地督导,让“劳动”成为一种“教育”的过程。针对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充分把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打破形式主义等对策;通过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整合家校社资源,实现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等措施,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强调了责任督学在跟进式实地督导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把现状摸清、问题看准、对策抓实,为学校劳动教育的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该案例对于正确认识和有效建立劳动教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