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教育局、语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语委,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
一、活动宗旨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大赛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二、大赛主题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礼赞伟大时代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通过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传承优秀文化、抒发家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三、赛事分类
本届大赛分为四类:
六、组织方式
(一)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组织省级初赛,其中经典诵读大赛由集美大学(语委)承办,汉字书写大赛由莆田市教育局(语委)承办。初赛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其中省初赛中,获经典诵读大赛各组前15名作品、汉字书写大赛参赛作品前20%作品获得参加教育部复赛资格。省教育厅将获得复赛资格名单上报教育部赛事组织方,同时通过电话或邮件通知入围人员。入围人员按照比赛方案(见附件)要求,自行登陆教育部网站,在规定时限前上传作品。未获复赛资格参赛选手,不会获得上传作品授权。
(二)诗词讲解大赛、学生篆刻大赛:不组织省级初赛。由参赛者按照比赛方案
七、时间安排
见各类比赛方案。
八、奖项设置
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根据各单位赛事组织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九、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校要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广泛发动、大力宣传,扩大赛事影响力。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赛事安排若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二)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各相关单位和组织机构不得借赛事名义向参赛人员收取任何费用。
(三)大赛组织方享有对参赛作品展示、出版、汇编、发行及网络传播等权利,参赛者享有署名权。
(四)赛事联系方式:福建省语委办彭杰0591-87091241、陈琳娜0591-87091205;莆田市教育局吴自然0594-2684691, 13950773966;集美大学谭雪敏
附件:1.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方案
2.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方案
3.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4.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5.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报名表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附件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
诵读古今经典,弘扬中国精神。聚焦
一、主、承办单位
二、项目分组
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组、教师组和社会人员组
三、参赛要求
(一)篇目要求
(二)形式要求
小学生组、中学生组要求团队诵读,大学生组、留学生组、教师组和社会人员组可团队或个人诵读。
团队赛要求
(三)作品提交要求
作品要求最低高清
四、赛程安排
(一)省赛:
(二)国赛:
国赛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郑州大学承办。省赛确定的入围参赛者于9月10日前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
(三)展播:
总决赛节目及获奖作品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及全国教育电视制播联盟的地方教育电视台展播。
五、联系方式
集美大学:谭雪敏,电话
国家教育电视台:李巍然,电话010-66490108;
郑州大学:刘冰,电话
附件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精神、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引领诗词教育发展,特举办“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
一、组织机构
承办单位:南开大学、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协办单位:北京歌行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二、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
分为小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大学教师组
三、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参赛者按照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诗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进行以中华古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说课、微课和现场观摩课等形式的比赛。比赛围绕中华诗教精神传承发展的核心要求,特别是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形势下,着重挖掘、凝练、阐释和讲解经典诗词中蕴含的爱国精神、民族正气、忧患意识、道德胸襟、博爱情怀和艺术魅力。
(二)形式要求
1. 教学设计
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2. 说课视频
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内容,重点突出诗教精神的理解阐释。视频时长
3. 微课视频
包括诵读展示、课堂教学实景、板书、师生互动等画面内容,鼓励使用多媒体、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示创新型课堂教学效果。视频时长
(三)提交要求
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格式为
(四)选篇范围
以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列入
四、赛程安排
(一)初赛:
参赛者于6月
2. 说课比赛
参赛者根据比赛内容和形式要求,于8月20日前通过赛事网站提交说课视频、教学设计(含教学课件)等比赛作品。
讲解大赛承办方统一组织专家评审,各组按评审得分排名,小学组前
(二)复赛:
全国复赛为线上微课比赛。入围复赛的参赛者于9月20日前登录赛事平台,提交微课视频、教学设计(含教学课件)等参赛作品。同时参加传统经典(诗词)知识在线答题考试。
通过传统经典(诗词)知识在线答题考试(限答
(三)总决赛:
总决赛为现场综合比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分为经典(诗词)常识考试、即兴演讲、现场问答、教学公开课比赛等环节。在教学公开课比赛环节,参赛者须选取大赛规定的教学内容,为随机抽取的学生班级授课,上课时间为
(四)
讲解大赛承办方将组织诗词教育论坛、教学研讨活动和优秀诗教成果展演活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相关要求
(一)鼓励民办学校教师、少数民族教师、农村地区教师和社会办学机构教师等参加比赛。
(二)讲解大赛承办方将与各省份语委、教研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大赛命题、专家评审和赛事组织工作。
(三)为提高比赛水平,充分发挥赛事的引领示范作用,讲解大赛承办方将配合各省份在比赛各阶段加强对参赛者的培训指导工作。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南开大学文学院闫晓铮、吴戎
电 话:
邮 箱:
附件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方案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通过大赛引导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
一、主、承办单位
二、参赛对象与组别
设硬笔和软笔两个类别。每类分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教师组和社会人员组
三、参赛要求
书写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华经典诗文、中国成语、警句或中华古今名人名言,以及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正能量的内容。
硬笔类作品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软笔类作品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
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
(
(
四、赛程安排
(一)省赛
参赛选手必须在
承办单位对收到的作品进行规范性审查,并向省语委办提交审查结果报告。省教育厅、省语委组织专家对通过规范性审查的作品进行在线评审,每组评选出排名前
在线评审确定的每组前
根据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如不能组织现场评审活动,则以在线评审结果作为省赛的最终结果。
1. 提交作品并进行语言文字知识及书法常识评测
省赛确定入围国赛名单后,及时通知各入围选手。入围国赛选手须在
2. 初赛评审:
专家线上评审,综合评测成绩及书法作品网络初评成绩,确定约
3. 决赛评审:
入围决赛的参赛者,按照大赛网站通知要求寄送纸质作品并上传全身书写视频。通过实物评审方式,确定获奖作品及等次。
4.展示:
部分获奖作品参与
五、联系方式
莆田市教育局:吴自然
语文出版社:赵磊
附件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印记中国”学生篆刻大赛方案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印记中国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
一、组织机构
承办单位: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工会
专业指导单位:教育书画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二、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国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
分手工篆刻和机器篆刻两个类别。每类分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
三、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2. 围绕反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展现人民群众坚定信念、同舟共济、无私奉献的精神风采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正能量的主题进行词条创作。
3
(二)形式要求
(三)提交要求
四、赛程安排
(一)提交作品:
参赛者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
(二)初赛评审:
专家线上评审,确定每组入围决赛的作品。
(三)决赛评审:
决赛以实物评审方式进行,专家现场评审确定奖项等次。
入围决赛的手工篆刻类参赛者根据承办单位通知,于8月20日前将印章、印蜕及印屏寄送至承办单位(另附说明,提供省份、学校、姓名、参赛组别、作品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
入围决赛的机器篆刻类作品可由参赛者自行制作完成后寄送至承办单位(另附说明,提供省份、学校、姓名、参赛组别、作品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也可联系承办方协助制作。
(四)展览:
邀请部分获奖作品及参赛者参与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高翔、贾鸣
电 话:
邮 箱: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
邮 编:
附件
福建省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报名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报送单位(加盖公章)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
赛 别 |
序 号 |
组 别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姓名 |
|
联系电话 |
指导教师 |
教师单位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
2. 参赛者姓名:以个人名义参赛的填写个人姓名;以集体名义参赛的,填写单位或学校名称,名称以公章为准。多人参赛但不以集体名义的,最多填写
5. 将EXCEL版与PDF版一同发送至指定邮箱,文件名称为“赛别-组别-姓名(单位)”,如:“汉字书写-硬笔小学组-张三”,邮件名称与文件名称一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