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教育局、语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语委,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
一、活动宗旨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以诠释
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通过竞赛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提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力。
二、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以
三、赛事分类
本届大赛分为四项比赛:
四、组织方式
(一)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组织省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分线上初赛和现场决赛两个阶段,评出省赛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组织奖若干名。通过现场赛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国家大赛,获得参加经典诵读赛、汉字书写赛国赛资格的名单分别于8月10、20日前在省教育厅官网和报名网站同时发布。若因特殊原因不能组织现场赛,则以线上评选结果为最终结果。
经典诵读大赛由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承办,福建省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汉字书写大赛由三明市教育局(语委)承办,福建省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协办。
入围国赛资格的参赛选手请按照比赛方案(见附件)要求,自行登陆教育部大赛组织网站(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
(二)诗词讲解大赛、学生篆刻大赛:不组织省级选拔赛。由参赛者按照比赛方案
五、时间安排
见各类比赛方案。
六、奖项设置
省级组织的经典诵读大赛、汉字书写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根据各单位赛事组织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对优秀组织单位和每件获奖作品颁发一份纸质证书。
七、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校要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广泛发动、大力宣传,扩大赛事影响力。尤其我省未组织选拔赛的“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印记中国”学生篆刻大赛两基赛事,各地各校要广泛发动,踊跃报名参加国赛。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赛事安排若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二)大赛坚持公益性原则,各相关单位和组织机构不得借赛事名义向参赛人员收取任何费用。
(三)大赛组织方拥有对大赛有关事项的最终解释权,并享有对参赛作品展示、出版、汇编、发行及网络传播等权利,参赛者享有署名权。
(四)赛事联系方式
福建省语委办:彭杰0591-87091241、陈琳娜0591-87091205。
附件:1.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大赛方案
2.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3.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4.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5.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
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年
(主动公开)
附件1
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方案
诵读古今经典,彰显百年风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增强爱党爱国情怀,组织“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并确定方案如下。
一、举办单位
二、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省大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人员。
分为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组、教师组及社会人员组,共
每组可个人参赛,也可
三、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诵读内容应为我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有社会影响力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表。鼓励诵读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二)形式要求
鼓励以团队形式集体诵读。作品可借助音乐、服装、吟诵等辅助手段融合展现诵读内容。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每名选手只能参赛一个作品。
(三)提交要求
作品要求为2021年新录制创作的视频,高清
视频开头要求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应与赛事平台填报信息一致,如不一致,以视频开头展示信息为准。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和视频。
四、赛程安排
(一)省级选拔赛:8月
分线上评选、现场评选两个阶段。
作品报送:不接收个人报送作品,由各地和各高校语委、省属中职学校和中小学校、省语委成员单位负责统一报送作品。各单位限报作品数量限额:各设区市报送小学生组、中学生组、教师组、社会人员组每组不超过25件作品,平潭综合实验区每组不超过3件作品;各高等院校报送大学生组、留学生组、教师组作品分别不超过3件、2件、2件;省语委成员单位报送社会人员组作品不超过5件;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每校可报送教师组、中学生组(或小学生组)作品各1件。作品将通过线上直接发送,网站为每个单位设置单独账号。请各单位登录
作品报送有效时间为:
承办单位按照大赛方案相关规定要求,对报送的作品进行形式和内容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提出处置建议,提交省语委研究,省语委确定最终有效提交作品。
7月15日前,省教育厅、省语委将组织专家线上评审,确定参加现场赛名单,并及时在省教育厅官网及报名网站上予以公布,现场赛有关事宜另文通知。入选参加现场赛的选手若不到现场参赛,视为主动弃权,将不能获得省赛任何奖项。
线上评选列中学生组、大学生组、教师组、社会人员组排名前40名的作品将获得参加现场赛资格。小学生组、留学生组不安排参加现场赛,线上评选排名为最终排名。现场赛安排将另文通知。部分优秀获奖作品音视频将在《小学生拼音报》上同步选载。
(二)国家复赛:8月-9月
8月10日前,我省将选择确定150个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全国复赛,参加全国复赛的名单将通过邮件或电话直接通知相关选手。
入围全国复赛的参赛选手于
通过专家评审方式,评选出各组入围决赛作品。决赛分为线上评审半决赛和现场总决赛。半决赛每组评选出三等奖、优秀奖,其余作品进入总决赛。总决赛按照组别通过规定选题的形式进行现场比赛(相关事宜国家另行通知)。总决赛节目及获奖作品将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媒体矩阵展播,优秀作品通过腾讯等平台展播。
五、联系方式
(一)省级选拔赛联系方式
福建教育电视台:方杰,电话
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肖艳华,电话
福建省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任老师,电话:
(二)国赛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国教育电视台 李老师;中央戏剧学院 白老师、李老师
电 话:
邮 箱:songdu@cetv.cn
附件2
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
本项赛事不组织省级选拔赛,下面方案为全国赛事组织方案。我省选手请按照全国赛事方案要求,踊跃报名参赛。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引领诗词教育发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特委托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
一、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国大中小学校教师及大学生。分为小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含初中、高中、中职教师)、大学教师组、大学生组(含研究生和留学生),共
二、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讲解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应为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列入
参赛教师应按照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循诗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录制以诗词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视频。
参赛大学生使用多媒体及其他创新形式录制讲解视频,讲解诗词作品,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感受,阐述诗词的意义与价值。
(二)形式要求
每名参赛者提交
(三)提交要求
不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
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按各省级部门要求报名参赛。
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作品要求为2021年新创作的作品。每人限报
三、赛程安排
(一)初赛:4月15日至7月10日
初赛为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不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按照参赛指引完成报名,并参加诗词经典素养在线测试(含模拟答题演练、
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按各省级部门通知要求报名参赛、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
(二)复赛:7月至8月
复赛为视频作品评比。不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于
举办省级赛的地区,省级部门汇总推荐作品名单,于
(三)决赛:9月初
决赛分为线上评审半决赛和现场总决赛。省级推荐入围的参赛者,于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南开大学 闫老师、吴老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老师
电 话:
邮 箱:jialingbeidasai@163.com
附件3
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方案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为激发广大社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兴趣,提高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特组织“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并确定方案如下。
一、举办单位
二、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省大中小学校教师、学生及社会人员。
设硬笔和软笔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分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教师组和社会人员组,共
三、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书写内容应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典诗文、成语、警句或古今名人名言。当代作品应已正式出版或由主流媒体公开发表。鼓励书写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经典作品。
硬笔类作品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软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但须通篇保持一致。
(二)形式要求
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
(三)提交要求
硬笔作品上传分辨率为
作品要求为2021年新创作的作品。作品进入评审阶段后,相关信息不得更改。每人限报
四、赛程安排
(一)省级选拔赛:8月20日前
分线上评选、现场评选两个阶段。
作品报送:个人自由报名,每人限报一件作品,报名所留手机号码能够随时联系到参赛本人,并为报名系统中唯一号码。请参赛选手登录
现场赛安排在三明市举办,评出省赛最终获奖名单,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须携带作品原件参赛。现场赛有关事宜将另文通知。若因疫情等特殊原因不能举办现场赛,则以线上评选为最终结果。部分特别优秀的小学生获奖作品将在《小学生拼音报》上刊载。
(二)国家复赛:8月-9月
获得参加国赛的选手于
所有入围决赛的参赛者上传全身正面书写视频(相关要求另行通知)。决赛通过纸质作品评审方式,确定获奖作品及等次。纸质作品不予退还。
部分获奖作品参与
五、联系方式
(一)省级选拔赛联系方式
三明市教育局:谢荣,电话
福建省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任老师,电话:0591-87085776,13600890418
(二)国赛联系方式
联系人:语文出版社 赵老师
电 话:010-65256713(工作日
邮 箱:bmzg@ywcbs.com
附件4
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方案
本项赛事不组织省级选拔赛,下面方案为全国赛事组织方案。我省选手请按照全国赛事方案要求,踊跃报名参赛。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广“大众篆刻、绿色篆刻、创意篆刻”的理念,通过传播篆刻文化与汉字历史文化知识,在师生中普及实践篆刻技能,特委托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承办“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并确定方案如下。
一、参赛对象与组别
参赛对象为全国大中小学校师生。
设手工篆刻和机器篆刻两个类别。每个类别分小学生组、中学生组(含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大学生组(含研究生、留学生)、教师组,共
二、参赛要求
(一)内容要求
篆刻内容应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成语、警句或中华古今名人名言,歌颂建党百年光辉历程、展现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词条。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提供
作品呈现应保证词条的完整性,同一组作品,可选择多个词条,各词条之间要有一定的意义关联性。
(二)形式要求
每位参赛者报送1件或1组作品(1组印章数量不超过
(三)提交要求
不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
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按各省级部门要求参赛。
手工篆刻类作品要求上传印章实物、印蜕及印屏照片,另附作品释文、设计理念说明,标注材质、规格及制作工艺。
机器篆刻类作品要求上传印蜕、边款效果图(电子稿或扫描件),另附作品释文及设计理念说明。如已完成印章制作,需附实物及印蜕照片。
照片要求为JPEG格式,每张大小1M—
三、赛程安排
(一)初赛:
初赛为语言文字知识及篆刻常识测试。不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按照参赛指引完成报名,并参加在线答题测试。每人可测试
举办省级赛的地区,参赛者按各省级部门通知要求报名参赛、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
(二)复赛评审:
复赛为篆刻作品评比。不举办省级赛的地区,专家综合评审为参赛作品评分。按篆刻作品评审成绩确定入围决赛作品。
举办省级赛的地区,省级部门汇总推荐作品名单,于
(三)决赛评审:
省级部门推荐入围的参赛者,于
所有入围决赛的手工篆刻类参赛者根据通知要求寄送印蜕及印屏实物作品,参赛印屏不予退还。所有入围决赛的机器篆刻类作品可由参赛者自行制作完成后寄送至承办单位,也可联系承办方协助制作(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决赛以印屏及实物评审方式确定获奖作品及奖项等次。
(四)展示:
邀请部分获奖作品及参赛者参与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张老师、贾老师
电 话:
邮 箱:zhkdasai@163.com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中华世纪坛(篆刻大赛)
邮 编:100038
附件5
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汇总表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赛别: 参赛作品数: (个) 推荐作品数: (个) 推荐比例: (
报送单位(加盖公章)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
序 号 |
组 别 |
作品名称 |
参赛者姓名 |
参赛者单位/学校 |
参赛者手机号 |
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单位 |
名次 |
备 注 |
例 |
小学生组 |
画(王维) |
赵某 |
第一小学 |
15812345678 |
钱某 |
第一小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
1. 序号:每项赛事中的每个组别单独排序。
2. 参赛者姓名:以个人名义参赛的填写个人姓名;以集体名义参赛的,填写单位或学校名称,名称以公章为准。多人参赛但不以集体名义的,最多填写
3. 作品名称:准确填写作品名称,注明原作者。
4. 单位
5. 参赛者电话:用于大赛官网注册、下载个人获奖证书、通信联系,一个作品对应唯一一个手机号码。因电话填报不清造成的损失由参赛者本人负责。
6. 指导教师:诵读大赛不超过2人,其他三项赛事限报1人。准确填写指导教师所在单位。
7. 名次:填写作品在各单位选拔赛中的名次。
8. 作品汇总表填好后,加盖单位公章,扫描生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