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7日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
一纸书信,万千情怀。习近平的回信,在我省留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表示,回信体现了习主席对在华留学生的关心,他们将用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我首先想说感谢中国”。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巴基斯坦籍博士留学生习瑞表示,“我们从小就知道中国跟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我一直认为中国是和我们关系最好的国家。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很多,可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友谊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友谊。这段时间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行为,我要行动起来,同舟共济,共同度过这个难关,也为保护这个世界而不离不弃。”
“我们学校照顾我们的方式让我们感觉很温馨。检测体温,提供口罩,为我们的房间提供清洁剂,每周一次访问,激励我们并告诉我们预防措施。还开展在线课程,增加我们的幸福感。”来自巴基斯坦的福建工程学院留学生AHMADSADEEQ疫情期间留在了学校,他表示,此次疫情,让他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伟大而勇敢的国家,中国人民非常热爱、关心和尊重他人。“我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学校,中巴友谊万岁!”
来自泰国的闽南师范大学日语专业留学生李惠珠说:“习近平主席给留学生的回信,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对留学生的重视。疫情期间,在学校的生活是最安全的,我们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没有受到影响。老师们经常看望我们,教给我们各种防控措施,给我们补给生活必需品,在我想家的时候竭尽全力帮助我平安回到泰国。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面对困难我们要团结在一起,希望疫情早日消散,我能早日返回中国完成学业。”
“四年前那个九月,我背着行囊来到中国求学,至今我都记得第一次开口说汉语的青涩和腼腆,第一次登台表演菲律宾歌曲的兴奋与激动,第一次拨动古琴琴弦,第一次泡中国茶,第一次舞动大鼓凉伞。四年里,我获得了HSK6级,学习到了闽南话,通过了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一名可以持证上岗的海外华文教师。”来自菲律宾的夏贝尔同学就读于闽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他表示,从“抗疫”的英雄到“逆袭”的身影,从老师和同学们到朋友和家人,每天都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他深深感动。“这半年,我震撼于中国的行动力,震撼于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震撼于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人定胜天的精神。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患难见真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是我从这次疫情中学习到的。中国,感谢你帮助我的国家,感谢你帮助世界。”

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向留学生传达习主席回信内容和精神
“我以为学校一直没法开学,我的学习要被耽误了。没想到,还能这样继续学习。老师把音频录制到了课件中,我也能直接向老师提问,和在教室上课一模一样。不仅如此,没听懂的地方还可以回放重新听,真的太神奇了。”福建医科大学尼日利亚籍留学生玛雅兴奋地说。
远在印度的李尔墨说:“疫情让父母担心我不能按时完成学业,但今天他们看到我在家也能正常上课学习,终于放下心来。他们相信我在中国一定能学得更好。”

福建中医药大学留学生认真学习习主席回信
福建中医药大学的184位留学生也在第一时间阅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他们对学校在疫情期间给予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并纷纷表示学成后要投身中医药诊疗工作,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
来自马来西亚的2019级中医学本科留学生谢铭谦说:“中医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身为中医学子的我们,感到十分骄傲,更加坚定了我学中医的决心。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学有所成、救死扶伤。”
2018级中医学本科留学生朱鹏程来自美国。他表示,过去两年在中国的学习生活非常快乐,也感恩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用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来了解中国文化。“疫情期间,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了防疫志愿工作。参加的理由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少勇气,而是因为我知道,习主席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需要所有住在这个地球村的人一起贡献力量。虽然,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奔赴前线救治病人,但我愿意用我力所能及的能力去帮助大家。”

福建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籍留学生通过网络阅读习主席回信
疫情期间,福建师范大学多措并举关心关怀留学生,让留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和学校的善意和温暖。5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在云端相会,一起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留学生们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留学体验和中巴两国的友好往来,畅谈了自身的感受。
博士生永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人振奋,“感谢中国为我们创造了留学的机会,让我学习更专业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巴基斯坦人相信中巴友谊比海深,我们是‘铁兄弟’,一定能心灵相通、互帮互助。”
硕士生HAFEEZ说,“疫情期间我留在中国,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友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留学生一视同仁予以关心和爱护。”在福建师范大学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他表示,学成后将发挥专业优势,投身“一带一路”建设。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部分留学生代表参加专题座谈会
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向全体留学生分享了习近平主席回信,部分留学生代表参加专题座谈,分享了自己在华学习生活的感受,对中国政府和学校在疫情期间采取的防控举措和给予的关心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8级植物病理学专业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ABDULWAHEED表示:“看到习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给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我备受感动,中巴两国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铁还硬。我在中国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奋不顾身,中国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国家,感谢中国,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2016级花卉与景观园艺专业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IFTIKHARJUNAID在疫情期间积极协助学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说,“习近平主席的回信让我感到很温暖,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疫情下我更加感受到了兄弟情谊。很快,我将毕业回国,我会把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告诉我的家人、朋友,增进两国的民心相通。”

三明学院组织召开国际学生座谈会
5月18日晚,三明学院召开国际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30余名在校国际学生参加了学习座谈。

三明学院国际学生代表畅谈学习体会
巴基斯坦籍学生UBAIDURREHMAN表示:“中国老师和同学们在抗疫这段非常期间给予了我们大量的关心和帮助,不停地鼓励我们,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汉语,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中国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
利比里亚籍的STUBBLEFIELDRAMCYSAAH说:“这次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一开始我对在线学习感到不习惯,还好在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没有因为疫情而影响学业。上周,我们恢复线下授课了,虽然每天都得戴着口罩去上课,但还是感到很开心,我相信一切都会很快恢复正常!”
巴基斯坦籍的毕业生代表MUHAMMADADNAN说:“四年前,我来到中国留学,我觉得中国很美,中国人也很热情、友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疫情期间,我很感谢中国政府和学校对我们留学生的照顾。我希望毕业后能继续在中国读研究生,以后为中巴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同世界各国青年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