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议》(2020208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可以起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作用。加强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您提出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劳动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议,很有现实性和迫切性。我厅十分重视,厅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
我厅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着力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一、着手研制《福建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我厅正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从我省实际出发,研究制订我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计划6月份形成初稿,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讨论研究、修改补充完善后,报请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印发实施,全面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贯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
三、遴选建设第二批100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认真做好第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推广应用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今年,省级安排专项资金,持续遴选建设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推动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四、遴选建设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今年,省级安排专项资金,遴选建设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福建省教育厅
2020年5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