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232078号提案的答复
闽教办案函〔2023〕121号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时间:2023-10-25 14:49

  《关于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和发展的建议》(20232078号)由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委台港澳办、省卫健委分别办理。现将我厅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您提出“关于推动中医药文化普及和发展”的建议,对我省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我厅历来高度重视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是以国家课程为载体,将中医药等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目标融入学科教学。规范落实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在相关学科课堂中注重中医药知识渗透,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如:语文学科中,教材选取了《扁鹊看病》《扁鹊见蔡桓公》等课程,介绍了中医“望闻问切”四大诊疗方法;体育与健康学科中,要求学生掌握一两门武术项目,初步了解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初中生物学科中,设有“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课程,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延伸介绍学生日常可见、常用的中草药知识,了解其基本属性和功用以及在日常膳食中的应用;历史学科中,让学生了解神农氏的传说,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历史名人掌故,了解《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代表性中药医典。
  二是以地方校本课程为载体,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教学。2004年我厅印发《关于福建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管理的意见》,强调我省地方课程的内容要以地方区域性的历史、文化等资源为主。2010年,我省审定通过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海西家园》,在“绿色海西”版块中介绍了荔枝、莲子等的药用,在“五缘海西”中“《本草纲目》南国版”详细介绍了我省名医吴夲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医名师及中医药疗效。部分中小学立足校情、学情,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将中医药知识引入学校,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中医药知识教育。比如,泉州市丰泽区第三中心小学从2018年开始将中医药知识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并编写《百草有约》系列校本课程教材,覆盖小学六个年级。厦门市海沧区青礁小学结合校园中草药种植园,自编校本教材《我身边的中草药》《话说节气养生》,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德育品牌。莆田市实验小学因地制宜,在教学楼顶楼设立“中医药学习园”,编制《走进中医药》校本教材,配备授课教师,开展的《走进中医药的大千世界》项目化课程获得莆田市中小学融合创新项目式学习案例一等奖,荣获全国2021年项目式学习优秀项目展评一等奖。
  三是以试点教育和校外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教育。2021年,我厅联合省卫健委遴选两批共48所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校园中医药文化知识角,赠送中医药文化教育读本(小学版)超过1万套。通过课堂教学、校外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中医药、学习中医药和使用中医药,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试点工作开展期间,各地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教育方法,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顺昌县大干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学校场所优势,建立20亩左右的“百草园”,种植中草药500多种,聘请县中医院专家讲授中医药知识,定期开展“种百草、识百草、画百草、写百草、制百草”等活动。平潭第二中学结合课堂中医药教学活动和中医医疗机构的课外实践,开展中医药体验活动,教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坚定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取得良好效果。我厅还会同省科协组织实施中医药科普教育活动,组织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发动各地和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调查体验、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普体验营,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调查体验中认识中草药等植物。福建中医药大学成立中医博物馆、中药博物馆、中药博览园(时珍园)等,为中小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或知识提供现场教学和实践场所。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在课余时间面对中小学生开放,成为中医药知识文化传播的阵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州实验小学联合开展“中医药传统文化进小学”主题党日活动,让小学生近距离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亲子家庭长期举办“小中医、大健康”活动,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瑰宝,趣味性传承中医药文化,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四是以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为载体,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我省现有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医学院等4所本科高校设有中医类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5629人。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院校教育水平,2021年2月我厅联合省卫健委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福建中医药大学列为省级“双一流”整体建设高校范畴,中西医结合、中医学纳入“高峰”学科;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等内涵建设方面给予倾斜,并在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专项资金和省级高校提升办学水平专项资金给予倾斜,重点支持福建中医药大学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为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育,多年来我厅在省级人才“闽江学者”遴选过程中,向中医药类学科专业人才倾斜,并在年龄、海外留学经历等条件方面放宽要求。支持高校积极培育具有高水平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和中医药交叉学科创新人才。为加强一流中医药类专业和新医科建设,将福建中医药大学列为新医科建设试点校,每年给予2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中医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9个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福建中医药大学“杏林论道”中医思维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中医健康理论等课程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
  下一步,我厅将充分吸纳你们的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做好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
  一是探索中医药文化学科渗透教学。在现行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中,生物、科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与中医药文化关联度较高,促进学校从中医养生保健、常用中草药基础知识等方面切入,进行学科教学渗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名家、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事业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志性事件、古代文言文中有关养生名篇教学,涵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教育、卫生健康部门组织专家帮助学校开发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校本课程,加强对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二是开展观摩体验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将依托我省高校、医疗机构、企业等已建设的药用植物园、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供中小学生及家长参观学习,增加感性认识。根据学校实际和中小学生各阶段特点及不同的教学需求,鼓励推广易学易练的中医传统健身操,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和六字诀等。
  三是开展中医药文化校内宣传活动。鼓励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创作中医药文化主题的手抄报、绘画、散文、诗词等作品,并进行展览,增进学生们对中医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组织中医专家,定期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中医药知识公益讲座,科普儿童健康养护的医学知识,宣传按摩、针灸、拔罐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养生保健的知识,提出日常养护建议和生活规避事项等。
  四是创建中医药展区和中药种植园。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集中展示中药材、中草药标本、中药饮片、中药炮制工具和中医药文化挂图等,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中医药文化。学校可以在校内独立或分散开设中药种植园,种植常见中草药,通过学生参与中草药的辨认和种植,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五是加强高校中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我厅将继续支持加强中医药类专业和新医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进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学校建设国家级、省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国家中医药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支持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学、康复学全面建成国内知名高水平学科。加大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建设,建设中医药传承与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高水平学科学创新平台。支持医学院校合理布局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健康管理等服务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专业。支持福建中医药大学与其他大学联合培养医工、医理等交叉学科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省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福建省教育厅
  2023年7月1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