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FJ00104-0202-2023-00054
- 备注/文号: 闽委教思〔2023〕3号
- 发布机构: 福建省教育厅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3-24
- 有效性: 有效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职学校、中小学:
一、目标任务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各学段思政课,建设一批大中小学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推广宣传一批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充分展示我省“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抓住思政课的本质,创新方式方法,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要求
根据讲授课程内容,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提法、新观点、新论断,结合2023年全国“两会”最新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成果,结合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准确把握课程目标,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将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宏伟蓝图、火热实践,转化为思政课的生动案例和时代素材,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三、教学依据
(一)课程教材。
(二)党的二十大有关参考资料。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理论与实践探索重要成果有关参考资料。
四、申报办法
本次活动本科高校组秘书处设在福建师范大学,高职高专组设在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组设在福州第八中学。活动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金课遴选阶段
各设区市委教育工委可选送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各学段思政课各5项,平潭综合实验区可选送各学段思政课各2项,省属中职、中小学可选送所属学段思政课2项;各高校可选送思政课必修课不超过6门,公办本科高校每门不超过3项,其他高校每门不超过2项。原则上各地各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申报不少于1项。
项目材料须包含教学文本1份(原则上按照1课时45分钟撰写,字数5000左右)、教学设计1份,微课视频1个(具体写作格式见附件2至4)。每项项目按“学校名称+课程名称+作品名称”命名项目文件夹,内含每项项目的教学设计、教学文本、微课视频,并分别以“课程章节+作品名称+(教学设计/教学文本/微课视频)”命名。
中小学项目由各地、各校组织申报,大学项目由各高校组织申报,项目材料由选送单位汇总后于4月16日前集中报送。其中,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5)Word版电子文档、以及加盖公章后的PDF版扫描件(共2份电子版)单独发送至各秘书处邮箱,申报汇总表、教学设计、教学文本3种纸质材料加盖公章后一式一份,教学设计、教学文本及微课视频电子版以学校为单位存入U盘(请注明学校名称),一并报送至各秘书处。
(二)宣传展示阶段
省委教育工委将根据金课建设情况,适时开展教学展示、宣传巡礼等工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拥有对申报项目及其成果公开上网、宣传推广和展播出版等权利。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积极做好项目成果宣传运用工作。
五、组织保障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指导,组织本地本校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中研讨、集体备课,精心打磨一批思政课金课。教师摄制微课视频等相关费用可从本地本校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中列支。选送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对申报项目相应成果政治导向、知识产权等负责。
2.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和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专家指导组要加强总体设计和质量把关,研究制定印发教学文本示例样本等,指导各地各校创编设置相关好故事、好教案和金课等。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科高校组联系人:
高职高专院校组联系人:
中小学组联系人:
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联系人
建议使用中国邮政EMS或顺丰快递方式邮寄相关材料。
附件:1.思政课金课课程要求
2.思政课金课教学设计写作格式及要求
3.思政课金课教学文本写作格式及要求
4.思政课金课微课视频制作要求
5.思政课金课申报项目汇总表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附件1
思政课金课课程要求
1.小学阶段。课程重在引导学生知晓基本国情,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伟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围绕思想启蒙与价值引导,重点了解党的领袖故事、革命英雄事迹、重要历史事件、重大历史成就,培养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知道宪法有关常识,初步具有依据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讲礼貌、守纪律、知对错,初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初步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积极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2.初中阶段。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伟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国家意识和国情观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具有初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等;明是非、讲规则、辨善恶,讲奉献,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健全人格,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的能力;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3.高中阶段。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明方向、遵法纪、知荣辱;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4.大学阶段。课程重在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研究生课程重在辨析式、探究式教育和学习。
附件2
思政课金课教学设计写作格式及要求
基本信息 |
|||
所属学段 |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 |
||
所属课程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形势与政策(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道德与法治( ) 思想政治( ) |
||
所属章节 |
授课对象 |
||
教学设计负责人 |
联系电话 |
||
职务职称 |
邮箱 |
||
教学设计 |
|||
教学主要目标 |
本节课学生理解、掌握、领会、应用、综合、分析等目标 |
||
教学设计理念 和基本思路 |
教师设计本节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等 |
||
教学重点难点 |
|||
教学中所讲述的 “中国故事”案例 |
(500字以内) |
||
教学方法 |
|||
教学总结 |
附件3
思政课金课教学文本写作格式及要求
(一级标题四号,仿宋,加粗,正文四号,仿宋,行间距22磅)
一、归属章节
主要阐明本堂课所讲述的故事及其对应结合的具体课程、章节或专题名称。简要阐述,不超过100字。
二、教学设计
主要阐明本堂示范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重点阐述教师设计本节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的主要思路等。
三、融入中国故事的教学演绎
1.故事的来源及出处:标明故事来源的具体出处,简要概况故事主要内容。不超过500字。
2.故事的教学指向及意义:简述该故事教学指向与融入点,明确故事选用的教学意义等。不超过500字。
3.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与方法:重点阐述如何将故事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包含课堂导入、内容讲解、深入研讨、资料使用、总结拓展等内容。不超过3000字。
该部分总字数不超过4000字。
四、参考文献
文章引用的文献须在文后详细标注,做到符合学术出版规范。
1.期刊文献的格式:[编号](空一格)作者.文章题目名(加文献种类).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文页码.
3.网络文献的格式:[编号] (空一格)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网址,发布时间
项目负责人姓名、单位
附件4
思政课金课微课视频制作要求
主标题:“****”(选送思政课金课名称)微课(三号黑体居中)
所属课程:
主讲人:
所在学校:
时 长
制作要求
1.视频采用H.264编码方式,视频画幅宽高比为16:9,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成片格式采用MP4格式,视频帧率为25帧/秒。
2.片头长度在20秒以内,包含示范教学主题、所属主题、所属课程、主讲人、所在学校;所引用、插入视频不得超过视频总时长的五分之一(不含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的课堂实录、现场教学相关视频长度)。
3.视频统一规范语言字幕,字幕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规范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4.拍摄形式统一为专业影棚。如有课堂实录和现场教学,以小视频方式插入其中。
附件5
思政课金课申报项目汇总表
选送单位(公章):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序号 |
选送单位 |
所属课程 |
教学设计名称 |
微课名称 |
故事文本名称 |
项目负责人姓名 |
职务职称 |
手机 |
团队主要成员姓名(限2名) |
学段 |
备注 |
备注:1.“团队主要成员”,请填写2名以内参与项目建设的教师姓名,默认为本校老师;如有团队成员为校外教师,填写格式为张三(B校);
2.“学段”栏,请选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