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闽委教办思〔2025〕1号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25-01-08 10:36

各高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研究,省委教育工委决定于2024-2025学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月—2月

  三、活动对象

  全省高校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追寻领袖春节足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深入基层。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瘠苦甲于天下”的定西,走进村民马岗家破旧低矮的土坯房;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2024年春节将至,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广大青年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走进基层、走进生活、走进百姓,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民生体察、调查研究、学习体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切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等,深刻感悟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

  (二)传承非遗民俗文化

  春节的各种年俗连绵不绝,从庙会、社火、戏剧、音乐、游艺,到年画、窗花、福字、春联、年夜饭等,不胜枚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广大青年学生可以围绕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等主题的实践活动,认真研读《你未必知道的福建》《你未能触摸的福建》《你未曾料想的福建》等书目,充分挖掘节令食物、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进行创作或展演等,体悟“闽人智慧”,探寻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三)探究春节文化内涵

  春节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义忠孝等道德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与文化标识,塑造着中华儿女的人格理想与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保持生生不息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广大青年学生可围绕弘扬家国情怀、天人合一、尊祖重孝、崇尚礼仪、和合团圆、除旧布新等文化精神,创新视频微课,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开展学理化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可推广、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以青春视角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进一步增强对春节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

  (四)讲好中国春节故事

  春节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文化纽带。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广大青年可以参与筹备“校园里的春节”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美食品鉴、学术交流等方式,讲好中国春节故事,展现春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民俗特色,共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呈现多元文化包容共存、美美与共的动人图景,在品味春节文化气息中,体悟华夏文明魅力。

  (五)体验福建海洋文化

  福建海洋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拓性、包容性、和平性特质,由此衍生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春节习俗。如,福州市连江县的“游海神”元宵节俗、漳州市东山岛“海底反”(水族舞)等,不仅体现了福建沿海地区人民对海洋的敬畏,也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生活。广大青年可以从春节民俗中挖掘线索,体验海洋文化有关的民俗生活、历史、信仰、文学艺术等,在厚重的文化底蕴中把握与海同生共荣的海洋生态文明,以青年视角探讨“何以福建,何以海洋”,进一步认识与传承福建海洋文化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六)诠释春节“福文化”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福文化”资源。从合福高铁到“华龙一号”,从“人民的110”到“山海情”,从“晋江经验”到“下党新貌”,从“长汀经验”到“最绿的省份”,从连家船民上岸到数字中国建设等生动实践,映射着国家富强之福、社会安定之福、生活小康之福。广大青年学生可以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特点,通过各类具体的人、事、物诠释“福文化”的魅力,尝试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春节“福文化”品牌,充分借助新媒体工具,运用“AI”技术制作动漫、微电影、公益广告等,创作文化创意产品,进一步诠释和弘扬“福文化”。

  五、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成立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宣传、学工、教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构成成员单位,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积极配合,提供必要保障。强化育人资源协同,提高活动参与度和覆盖面,增强育人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列入教学计划。各高校要认真落实《福建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将本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实践教学安排,落实学生实践学分和教师工作量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三)突出文化实践。积极发挥春节文化的独特优势,突出实践要求,体悟春节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生命力,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找准春节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整合文化旅游、节庆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积极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文化活动、产品。

  (四)注重价值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充分发挥学生学科专业特点,赋予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注意甄别与防范有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陈规陋俗和歪风邪气,警惕奢侈浪费之风,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五)确保安全有序。活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开展。各高校要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提前认真做好活动安全预案,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各实践团队负责人要做好团队安全工作,保证整个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六、遴选展示工作

  2024-2025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遴选展示工作于2025年3月25日前完成,将评选出省级“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个人”“优秀实践成果”并予以表彰激励。

  各高校要加强宣传力度,注重总结凝练,认真统计基本情况、推选优秀实践成果(包含但不限于调研报告、读书报告、学术论文、文创作品、视频等)。2025年2月25日前,以高校为单位提交实践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详见附件。请各高校指定一名联络员于2025年1月14日前扫描二维码(附件7)加入微信工作群。

  附件: 1.寒假社会实践成果遴选方案

      2.社会实践基本情况汇总表

      3.主要新闻报道情况汇总表

      4.优秀实践团队申报表

      5.优秀实践个人申报表

      6.优秀实践成果申报表

      7.工作群二维码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1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