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时间:2024-06-19 18:55

  日前,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福建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到2027年,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城乡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扩充机制更加健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5%;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明显增加,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60%左右的县(市、区)接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扎实推进,建设一批特色高中学校,高中阶段普职比更加协调优化,93%左右的公办高中完成达标创建,每个县(市)至少有1所一级达标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融合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保持在99%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

  《方案》提出8方面26条主要举措,包括强化普惠保障,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聚力强校提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内涵建设,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突出关爱服务,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落实强师计划,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数字赋能,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完善治理体系,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方面,《方案》提出,优化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深化幼儿园保教改革。完善和落实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元,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提高,目前标准高于600元的地方不得下调。各地要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强化对幼儿园办园条件、教师资质与配备、保育教育、卫生保健、安全防护、招生宣传、财务、收费等方面的动态监管,保证办学质量。

  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等专项资金安排中,将人口净流入较多、承担随迁子女任务较重的县(市、区)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加大存量优质资源挖潜,对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一校一策”合理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深化乡村温馨校园、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提高乡村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建成一批新的优质学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总量显著扩大。指导各地制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所辖各县(市、区)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时限、具体目标和任务。

  在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方面,深入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持续推进优质高中建设,完善达标高中晋级评估、定期复评、动态管理机制。支持各地高起点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高中,深入挖掘优质高中校舍资源潜力,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促进普职协调发展。支持各地组织区域内优质高中与薄弱高中开展联合办学和结对帮扶。培育一批普通高中优质特色项目,建设一批具有科技、人文、外语、艺体等方面特色的普通高中,积极发展综合高中,不断扩大特色办学覆盖面和影响力,引领全省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加强县中标准化建设,按“一校一案”制定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补齐短板,有效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在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方面,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推进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2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因地制宜设立特教班。推动有条件的设区市布局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及以上阶段延伸,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加强特殊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积极创建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

  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方面,加强“大思政课”品牌建设,发挥福建独特资源优势,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立体衔接、有效贯通,将思政课程融入各学科教学。加强基础教育专职思政课教师配比,完善轮训制度。设立一批综合改革实验区,遴选一批“大思政课”建设特色项目,开展“联学联讲联研”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统筹、开发社会公共资源,深化体教融合,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鼓励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艺术素质测评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持续开展高雅艺术和地方戏曲进校园品牌活动。实施劳动教育强基计划,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质量监控与督导评价。加强科学与人文素养培育。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持续完善基础教育精品课程体系。

  在落实强师计划,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支持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推动高校加大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培养。完善师范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育人能力培养。深入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强化师范院校评价,将办好师范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纳入师范院校办学绩效年度考核指标,推动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提升。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完善省市县校分级负责、分工明确的教师培训体系,引入高水平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教师类别、专业发展需求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服务,加快提升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在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的应用、延伸与拓展,优化“福建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基于省级“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开放服务接口,实现各级各类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助推教育应用优化升级。鼓励各地各校基于数字基座,探索“标准化(基础应用)+个性化(应用插件)”排列组合的应用模式。推动各地加强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维护和更新,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数字化建设水平。遴选一批数字校园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引领学校数字化转型。

  在完善治理体系,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方面,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省级实施方案,全面提升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质量。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改革成果,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中考招生录取模式。持续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推动形成家庭主动尽责、学校积极主导、社会有效支持、政府统筹协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