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探索构建“用活机制、盘活课程、激活师资”科学教育工作模式,通过科学教育激发学生动手、用脑、实践、创造等学习力,实现课程减负、学习提质。
一是用活机制“内动力”,保障减负提质。坚持做到“科学活动优先保障、科技经费优先投入”,将科学教育保障写入《明溪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全县累计投入科学教育资金近200多万元,配足科学实验室、VR体验室、信息与劳动教室等创新教育场所;增加动手操作、实验素养、课外实践、科学素养测评等维度内容,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科学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三年来,全县学生科学素养测评合格率由90%上升至95%,优秀率由88.5%上升至93%。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入选“福建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立项建设名单并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明溪县实验小学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二是盘活课程“新资源”,搭建学习平台。将科学课程落实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内容,加强科学课常态化规范管理,开发低、中、高三个综合科学实践课程体系,以“基础体验”“兴趣培养”“自主探究”三个层次,实现“趣”“简”“实”的减负高效课堂。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通过“总校制”办学改革,不断扩大辐射半径,在硬件、课程、师资方面形成帮扶机制,直至村级小学实现全覆盖。全县建立创客活动、无人机、编程机器人、3D作品制作等课后服务科技项目26个,覆盖课后服务班级170个。《打通课后服务科技教育“最后一公里”》入选第七批省“双减”工作典型案例,《探索“科技+”课后服务新模式》案例入选三明市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典型案例。
三是激活师资“干细胞”,建强学科团队。坚持自我造血,逐步解决小学科学专职教师不足问题,以专职教师为引领,建立“先上带后上”的教研模式,带领兼职逐步向专职教学素养转变。目前,全县专兼职科学教师170名,能较好满足学科教学及实验教学需求。持续外部输血,充分发挥当地科技局、三新产业、退休老教师、非遗传承人等社会师资优势,聘请18位社会热心人士作为学校校外科学辅导教师,开设鸟类保护、红豆杉植物保护、肉脯干制作中的科学等课程20余项,累计授课100多节,受益学生4000多人次。实现全面活血,依托县科学学科指导组,建立科学教师培训平台,通过“科技送教下乡”“科技特派员”“科技手拉手”等活动,深入乡村学校开展科技送教下乡20余次,受益师生500余人次,有效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均衡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教育部
省政府
各厅局
厅属单位(学校)
教育局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 | 中文域名:福建省教育厅.政务
网站标识码: 3500000023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879号 闽ICP备13015615号
地址:福州市鼓屏路162号 邮政编码:350003
主办:福建省教育厅承办:福建省教育厅办公室、信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