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完善二级学院评价考核办法 促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时间:2024-01-23 11:33

福建师范大学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破除“五唯”导向,系统推进与完善二级学院评价考核办法,促进二级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一、相关背景

二级学院是高校教育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直接承担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任务,其发展与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校于20175月启动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的研制工作,20181月出台《福建师范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系统推进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关于教育、人才、科技等领域评价机制改革的政策,学校于20216月全面启动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并于202210月底出台《福建师范大学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实施办法》

二、具体举措

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学院的切身利益,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也要契合学校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考核指标体系

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是基于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对照学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瓶颈,同时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任务而构建。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6一级指标构成,涵盖19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和140个观察点,旨在全面考察二级学院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创新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建设成效。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学校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纳入学院建设成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发展,更加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破“五唯”精神,取消ESI学科、高被引论文、世界学科排名、SCI论文分区评价等指标。根据内涵式发展要求,新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教学团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情况、教育服务、主办学术期刊、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等17个三级指标。根据学科多样性特征,部分指标实施分类评价,如区分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学院,在科研创新服务方面设置相应指标及分值,艺术与体育学科的获奖、项目和文艺创作按科研业绩折算办法赋分,其中重大艺术实践成果按折算办法2倍系数赋分。

具体指标体系包括:1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共2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党的建设涵盖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党建荣誉、文明学院考评;思想政治工作涵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思政项目、思政荣誉。2人才培养,共5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教学资源建设涵盖教学平台、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成果涵盖教学成果奖励、教改项目、教师教学竞赛;在学成果涵盖学生学术成果产出、竞赛获奖、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质量涵盖研究生生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毕业生升学率、就业率和创业率;学院教学质量综合评价。3学科建设,共2个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学科声誉涵盖学科评估情况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情况;学科建设成效涵盖一流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情况。4师资队伍,共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具体有师德师风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教师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团体和重要期刊任职情况、新增博士专任教师、新增国(境)外访学专任教师、新聘国(境)外专家、新招博士后研究人员。5科研创新服务,共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具体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团队或引智基地;科研项目和经费涵盖主持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和国(境)外资助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涵盖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第三方科研评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社会服务与合作涵盖授权专利与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服务、主办学术期刊、教育服务、拓展办学资源。6对外交流与合作,共2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具体有闽台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公派研究生、来校外国留学生与港澳台侨学生、交流生、国际学术会议。

(二)考核方法

学校每年度依据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设定的观察点及计分办法,对二级学院当年度建设业绩点进行统计赋分和综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从总分、人均分两个维度运用统计学CRITIC法将考核结果计算为综合分,并以百分制分数形式呈学院分数,最终依据各学院分数的排名划分为A+AB+BB-CC- 7档。学校23个学院在7个档次内固定呈现“橄榄球”形分布,通过考核结果的分析反馈,激发各学院争先晋位的积极性

三、经验启示

(一)加强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

学校高度重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主持考核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讨会,系统推进考核工作的修订与实施,凝聚改革共识在修订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总体方案》为指导,以解决存在问题为导向,以切实可行有效为基准,以促进内涵发展为目标,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根本,切实做到科学合理、精准有效。在考核实施中,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各成员单位分级负责、密切协作,各学院指派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考核工作。

(二)推进考核系统集成

考核体系既关注事业发展内涵指标,也关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既关注学科建设基础,也关注学科建设成效和增长点;既关注教育教学改革,也关注人才培养质量;既关注师德师风建设,也关注师资队伍结构与质量;既关注科研创新效率,也关注社会服务质量;既关注开放办学步伐,也关注国际合作成效。考核方法充分关注贡献维度、人均维度,有机结合既定指标和可替代性指标等开放性指标,兼顾评价的标准化、个性化,确保考核方案的整体性、系统性。

在推进二级学院考核工作中,实现年度评价与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等工作的贯通衔接,系统推进学校重点攻坚工作。研制福建师范大学学科数智平台,推进考核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保障数据的可持续和多维度运用。

(三)突出特色发展导向

考核体系中各级指标不设置权重,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引导学院在争创先进、多维度全方位发展的基础上,强化特色建设、鼓励优势发展。对于未涵盖的领域,通过设置替代性指标建立相对开放的考核体系,突出对学院特色性指标与服务国家地方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的案例评价,以充分响应现有评价重视定性评价和特色与贡献评价的需求。

(四)促进考核作用发挥

通过补充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指标,提升短板指标、核心指标、高端指标的分量,引导学院明确发展目标、加快补齐短板、强化竞争优势。通过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推动目标管理考核与学院考核绩效奖励分配、学院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学科经费分配等资源配置有机结合。通过各学院考核结果的分析,及时反馈各学院的考核结果及各级指标在校内的表现情况和优劣势领域,帮助学院总结成绩并进一步改进提升。通过学校考核结果的分析运用,及时改进完善考核体系,监测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